处之夷然
拼音: | chǔ zhī yí rán |
注音: | ㄔㄨˇ ㄓ 一ˊ ㄖㄢˊ |
词性: | 成语 |
处之夷然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同"处之泰然"。
引证解释:
⒈ 同“处之泰然”。
引《晋书·王承传》:“承每遇艰险,处之夷然。”
网络解释:
处之夷然
字义分解
- 拼音chǔ,chù
- 注音ㄔㄨˇ,ㄔㄨˋ
- 笔划5
- 繁体處
- 五笔THI
chǔ
1. 居住:穴居野处。
2. 存在,置身: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
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处。
4. 决定,决断:处理。
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处罚。处决。
6. 止,隐退:处暑。
chù1. 地方:处处。处所。
2. 点,部分:长(cháng )处。好处。
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处。筹备处。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yí
- 注音ㄧˊ
- 笔划6
- 繁体夷
- 五笔GXWI
- 五行土
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
与处之夷然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