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源
拼音: | bīng yuán |
注音: | ㄅ一ㄥ ㄩㄢˊ |
兵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兵源
1. 向部队补充新兵的人力资源。
英
2. 士兵的来源。
引证解释:
⒈ 士兵的来源。
引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由于八路军、新四军与人民密切结合,它的兵源永不枯竭。”
- 1、在部队里,各地方的兵源都有,他们的口音南腔北调,叫人很难判断出他们的籍贯。
- 2、不管明末流寇是正义还是暴虐,郑义早已经视他们为潜在兵源。
- 3、毫无疑问,北方的军事力量没有问题,北方的补给也没有问题,厂比以往任何时候的产量都要多,兵源也没有什么问题,人们不断加入到军队中来。
- 4、成都作为全国的优抚对象大市和兵源大市,历来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兵源造句。
- 5、而这个时候罗德的回归,居然能给部落带来兵源的增加,这对于洛克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啊。
- 6、此外,自古以来巴蜀人民就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巴蜀地区为秦的兼并战争也提供了一定的兵源。
字义分解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7
- 繁体兵
- 五笔RGWU
- 五行水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