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兵
拼音:tiě bīng
注音:ㄊ一ㄝˇ ㄅ一ㄥ

铁兵的意思

词语解释:

铁制兵器。

引证解释:

⒈ 铁制兵器。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当此之时,作铁兵,威服三军。”
南朝梁江淹《铜剑赞》:“铸铜既难,求铁甚易,是故铜兵转少,铁兵转多。”
郭沫若《断断集·屈原时代(五)》:“铁在初见视为贱金,只用来做工农的用具,到战国末年才渐渐有铁兵出现。”

网络解释:

铁兵

  • 在让双马棋中,红方中兵失去马的保护,极易被黑方攻击。此时按让子棋规则规定,红方中兵未动时,黑方一般不能吃掉它,只有在吃兵带将军时才可吃(历史上曾规定无论何种情况均不能吃),这个兵被称为“铁兵”。
  • 字义分解

    • 拼音tiě
    • 注音ㄊㄧㄝ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QRWY
    • 五行

    (1)(名)金属元素;符号Fe;工业上叫做黑色金属;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生~|熟~。

    (2)(名)指刀枪:手无寸~。

    (3)(形)形容坚硬;坚强:铜墙~壁|~人。

    (4)(形)形容强暴或精锐:~蹄|~骑。

    (5)(形)形容确定不移:~案如山。

    (6)(Tiě)姓。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GWU
    • 五行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