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
拼音: | bào pǔ |
注音: | ㄅㄠˋ ㄆ一ㄠˊ |
抱朴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抱朴'。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抱朴”。
⒉ 持守本真,不为外物所诱惑。
引《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猥使良才抱朴而逃,踰越山河,沉沦荆楚,所谓往而不反者也。”
南朝宋谢灵运《过白岸亭诗》:“未若长疎散,万事恒抱朴。”
清谭献《明诗》:“有道术者,依仁据义,履中蹈和,则上合六义;怀才抱朴,言志永言,则旁通九流。”
⒊ 抱住树皮。见“抱朴”。
引《文选·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
李善注引《苍颉篇》:“朴,木皮也。”
国语词典:
守住本有质朴淡泊的天性。《老子.第一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也作「抱朴」。
网络解释:
抱朴
- 1、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 2、胭脂峡清澈的甘泉、幽深的峡谷、奇丽壮观的瀑布、灵幻奇巧的怪石,让人无不沉醉流连,无不叹赏天地造化的抱朴守拙。
- 3、而世间流传的《抱朴子内篇》乃后人伪作,混以儒家纲常名教,变得不伦不类。
- 4、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 5、希望吃得更赏心悦目的读者可以选择用青花瓷平碟做点缀盛菜,让这道佳肴提炼出“见素抱朴”之韵味。
- 6、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
字义分解
- 拼音bào
- 注音ㄅㄠˋ
- 笔划8
- 繁体抱
- 五笔RQNN
- 五行水
(1)(动)用手臂围住
(2)(动)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
(3)(动)领养(孩子)。
(4)(动)〈方〉结合在一起:~成团。
(5)(动)〈方〉(衣、鞋)大小合适:这双鞋~脚儿。
(6)(动)心里存着(想法、意见):青年人都~着远大的革命理想。
(7)(量)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