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包
拼音:dǐng bāo
注音:ㄉ一ㄥˇ ㄅㄠ

顶包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服劳役,当苦差。
暗中更换。

引证解释:

⒈ 谓服劳役,当苦差。

明徐渭《歌代啸》第一出:“我就断了这瓠子种,又何妨?我便顶包、化缘、撇鈸、説因果,也过了这日子,莫不只有园子好种。”

⒉ 暗中更换。

孙中山《政府扣留的不是枪械是私运军火的丹麦船》:“第二批枪支到了,然后才用军政部的护照,才对你们说枪支到了。他们这次所运的枪,就是顶包。现在顶包已经是穿了。因为这个原故,政府便要查究。”
孙中山《中国内乱之因》:“有了这两个疑点,那末这批军火,不是私运,便是顶包。”

网络解释:

顶包

  • 顶包是汉语词汇,拼音dǐng bāo,解释为谓服劳役,当苦差。
    • 1、儿子开车撞人糊涂母亲顶包
    • 2、团团围住,随后便齐头并进,同时往山顶包抄了过去。
    • 3、弟弟酒驾母亲让姐姐“顶包”,一起车祸三人获刑。
    • 4、李某承认在事发后自己曾打电话试图叫妻子顶包
    • 5、液压千斤顶包括水压机和油压机。
    • 6、出门在外遇上交通事故谁都不想,但逃避不是解决的办法,找人“顶包”更是违法行为。 ()

    字义分解

    • 拼音dǐng
    • 注音ㄉㄧㄥ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DMY
    • 五行

    (1)(名)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房~。

    (2)(动)用头支撑:~缸。

    (3)(动)从下面拱起:苗把土~起来了。

    (4)(动)用头撞击:羊~人。

    (5)(动)抵住:~上门。

    (6)(动)对面迎着:~头。

    (7)(动)顶撞:小王~了领导几句。

    (8)(动)担当;支持:最近太忙;我有点~不住了。

    (9)(动)顶替:~名儿。(动)指转让或取得企业经营权、房屋租赁权:~出去。(量)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一~帽子。(副)表示程度高:~喜欢这支歌。(副)同方位词合用;表示方位的极端:~名儿。(动)指转让或取得企业经营权、房屋租赁权

    • 拼音bāo
    • 注音ㄅㄠ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NV
    • 五行

    (1)(动)用纸、布等裹起来

    (2)(名)(~儿)包好了的东西:药~|邮~。

    (3)(名)装东西的口袋:书~。

    (4)(量)用于成包的东西:两~大米|一~衣服。

    (5)(名)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树上有个~|腿上起了个~。

    (6)(名)毡制的圆顶帐篷:蒙古~。

    (7)(动)围绕;包围:骑兵分两路~过去。

    (8)(动)容纳在里头;总括在一起:~含|无所不~。

    (9)(动)把任务承担下来;负责完成:~医|~教|~片儿(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

    (10)(动)担保:~你满意。

    (11)(动)约定专用:~车|~了一只船。

    (1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