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爵
拼音:zǐ jué
注音:ㄗˇ ㄐㄩㄝˊ

子爵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子爵zǐjué

(1) 中国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英国第四等级贵族的成员,位于伯爵之下,男爵之上

viscount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网络解释:

子爵

  • 子是周朝时期的爵位名,一些邻近国家受中国影响也以此为爵位名。欧洲中世纪以后,在中文里也用“子爵”来翻译欧洲贵族爵位中相应等级的称号(例如英语Viscount、法语Vicomte等,和相似的德语Burggraf、荷兰语Burggraaf等)。
    • 1、“我想问一问,”子爵说道,“先生对雾月十八日作何解释呢?
    • 2、子爵,只有偏劳你代我向陛下致歉了。
    • 3、“把这些花搬到前厅更衣室去,”子爵说。
    • 4、中国古代的起源在中原地区,而楚国最初只是偏远的不毛之地,周朝的时候封爵,公侯伯子男五级,楚的国君只是子爵
    • 5、有一次丘吉尔对阿斯特子爵夫人说,议会里有一位女性就喜欢他在洗澡时闯了进去;对此她反驳说,你还没帅到要担心这种事的地步。
    • 6、一清便是西城的一个子爵的孩子,不过,他的父亲为了避债已经失踪。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拼音jué
    • 注音ㄐㄩㄝˊ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ELVF
    • 五行

    (1)(名)古代饮酒的器具。

    (2)(名)爵位;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封~|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