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子
拼音: | zhēn zi |
注音: | ㄓㄣ ㄗˇ |
砧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砧子
(1)口:砧
英
网络解释:
砧子
- 1、罗德夹出剑胎后就着一块青铜砧子,叮叮当当地锻打起来。
- 2、结果表明,由于砧子及钎头的反弹,导致冲击锤钻凿系统发生多次冲击现象。
- 3、因而铁砧子是剪纸艺人必不可少的。唯一使用刻刀配套的打造,所以市场上极少有真正的刻刀,更别说出售。
- 4、当男警察把翁玉的右脚也放在了砧子上后,感到脚踝上次次巨震,心沉入无底深渊,她知道这副脚镣将伴她我走完生命的里程。
- 5、不过段羽并不是这么轻易就放弃的人,慌乱中突然抓住砧子上放置的铁锤,仿佛溺水的人抓到救命稻草一般,随手就丢了出去,以期盼能够阻挡一下。
- 6、先是用碾子上铸铁的轴当砧子,后来用铁道轨当砧子。
字义分解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砧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