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ú suǒ bù yòng qí jí |
注音: | ㄨˊ ㄙㄨㄛˇ ㄅㄨˋ ㄩㄥˋ ㄑ一ˊ ㄐ一ˊ |
词性: | 成语 |
无所不用其极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无所不用其极
(1) 原指无处不用尽心力,后指做坏事时什么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引证解释:
⒈ 谓无处不用尽心力。
引《礼记·大学》:“《诗》曰:‘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郑玄注:“君子日新其德,常尽心力,不有餘也。”
宋陆九渊《与赵宰书》:“九重勤恤民隐,无所不用其极。”
⒉ 没有什么极端的手段不使出来。
引黄远庸《一年以来政局之真相》:“因是国民之趋附势利,丧絶廉耻,卑劣放纵,乃无所不用其极。”
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其泄忿之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国语词典:
没有一个地方不竭尽全力。
如:「这犯罪集团的做案方式十分毒辣,无所不用其极。」
网络解释:
无所不用其极
- 1、日本侵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
- 2、这个浅显的道理就无所不用其极了。
- 3、狗急跳墙,罪犯憋慌了会无所不用其极的,大家一定要注意。
- 4、那些人招兵买马的手段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用其极。
- 5、历代皇帝在这一问题上都非常犯难,弟弑兄,子弑父,勾结大臣,交通宦官,制造假相,可以说皇子争当皇帝是无所不用其极。
- 6、捉摸人的人,往往口蜜人前,腹剑人后,插圈弄套,飞短流长,整人之心无所不用其极。
字义分解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無
- 五笔FQV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mó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suǒ
- 注音ㄙㄨㄛˇ
- 笔划8
- 繁体所
- 五笔RNRH
- 五行金
1.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6. 姓。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yòng
- 注音ㄩㄥˋ
- 笔划5
- 繁体用
- 五笔ETNH
- 五行土
(1)(动)使用
(2)(动)费用:~项|家~。
(3)(动)用处:功~|有~|作~|物尽其~。
(4)(动)需要(多用于否定):不~开灯|您不~操心。
(5)(动)吃、喝(敬辞):~饭|~茶。
(6)(动)〈书〉(连)因此;因为(多用于书信):~特函达。
(7)(动)(介)拿(表示凭借的工具、方式或者手段等):~钥匙开锁。
- 拼音qí
- 注音ㄑㄧˊ,ㄐㄧ
- 笔划8
- 繁体其
- 五笔ADWU
- 五行木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缄其口。独行其是。自食其果。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其他。其余。其次。文如其人。名副其实。言过其实。
3. 那里面的:其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其如是,熟能御之?”
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其如土石何?”
6. 词尾,在副词后:极其快乐。大概其。
与无所不用其极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