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拼音:qì zhī kě xīshí zhī wú wèi
注音:ㄑ一ˋ ㄓ ㄎㄜˇ ㄒ一,ㄕˊ ㄓ ㄨˊ ㄨㄟˋ
词性: 成语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意思

词语解释

⒈  指抛弃觉得可惜,但吃起来没有味道。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CAJ
  • 五行

(动)放弃;扔掉。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kě,kè
  • 注音ㄎㄜˇ,ㄎㄜ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KD
  • 五行

1.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可劲儿干。

6.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1.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 拼音
  • 注音ㄒㄧ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NAJG
  • 五行

(动)爱惜;吝惜;舍不得:~苍怜贫|~墨如金。

  • 拼音shí,sì
  • 注音ㄕˊ,ㄙˋ,ㄧ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YVE

shí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1.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V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KFIY
  • 五行

(1)(名)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道。

(2)(名)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气~。

(3)(名)意味;趣味:兴~。

(4)(动)辨别味道。

(5)(量)中药配方;药物的一种叫一味: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