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
拼音: | cè yǐn zhī xīn |
注音: | ㄘㄜˋ 一ㄣˇ ㄓ ㄒ一ㄣ |
词性: | 成语 |
恻隐之心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对别人的不幸产生的同情怜悯之心。
国语词典:
同情怜悯之心。《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警世通言.卷二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俺与你萍水相逢,出身相救,实出恻隐之心,非贪美丽之貌。」也作「恻怛之心」。
网络解释:
恻隐之心
- 1、在候车室里,一位贫病交加的老妇人,引起了人们的恻隐之心,大家不约而同地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
- 2、许多所谓慈善家的行为,只不过为了沽名钓誉,而不是动了恻隐之心。
- 3、每次在街上碰到残疾人,妈妈就动了恻隐之心,总要上前帮一点忙。
- 4、他做得太绝了,一点恻隐之心都没有。
- 5、如此痛快淋漓地斩草除根之际,偶尔也会动了恻隐之心。
- 6、看到老人一天到晚形影相吊的样子,她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准备为他找个老伴。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ㄧㄣˋ
- 笔划11
- 繁体隱
- 五笔BQVN
- 五行土
1. 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2. 伤痛:隐恻。
3.怜悯:恻隐之心。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恻隐之心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