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之大吉
拼音:liū zhī dà jí
注音:ㄌ一ㄡ ㄓ ㄉㄚˋ ㄐ一ˊ
词性: 成语

溜之大吉的意思

词语解释:

溜之大吉liūzhīdàjí

(1) 偷偷地走掉了事(含诙谐意)

我想,锣鼓响了,自己就溜之大吉吧!
sneak away;beat it;be on the lam;fling up one's heels; make a bolt

引证解释:

⒈ 偷偷走掉了事。

《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门生故吏当中,有两个天良未泯的,少不得各凭良心,帮他几个,其在一班势利小人,早已溜之大吉。”
沙汀《祖父的故事·两兄弟》:“他自己则已下定决心,若果逼得太紧,他就溜之大吉!”

国语词典:

迅速的偷偷逃跑,才是上策。

词语翻译

英语
to steal away, to beat it
德语
verduften (V)​
法语
(expr. idiom.)​ prendre la fuite, tourner les talons, se glisser furtivement, filer en douceur, prendre la poudre d'escampette

网络解释:

溜之大吉

  • 溜之大吉是一个汉语成语,
  • 拼音是liū zhī dà jí,
  • 意思是偷偷地溜掉为妙,一走了事(含诙谐意),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8回。
  • 溜之大吉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因为有急事,在开会时他就溜之大吉了。
    • 2、什么气味难闻,也不及善良的霉味那么呛人。如果我确实知道一个人要来我家诚心诚意为我做事,那我准会溜之大吉
    • 3、那些飆车的年轻人一见警察上前拦阻,察觉情势不妙,便纷纷打退堂鼓,溜之大吉了!
    • 4、眼见事态扩大,肇事者赶紧溜之大吉
    • 5、他破坏了教室里的凳子以后,溜之大吉
    • 6、刹那间,一个溜之大吉的狂念占据了她的心头。

    字义分解

    • 拼音liū,liù
    • 注音ㄌㄧㄡ,ㄌㄧㄡ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IQYL
    • 五行

    liū

    1. 滑行,(往下)滑:溜冰。

    2. 光滑,平滑,无阻碍:溜圆。溜光。

    3. 趁人不见走开:溜走。溜号。

    4. 同“熘”。

    liù

    1. 迅急的水流:大溜。急溜。

    2. 顺房檐滴下来的水,房顶上流下的水:檐溜。承溜。

    3. 房檐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长水槽:水溜。

    4. 量词,指行(háng )列,排:一溜三间房。

    5. 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这溜儿的果木树很多。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DDD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KF
    • 五行

    (1)(形)吉利;吉祥(跟‘凶’相对):凶多~少|万事大~。

    (2)(J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