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之策
wàn quán zhī cè
ㄨㄢˋ ㄑㄨㄢˊ ㄓ ㄘㄜˋ
常用成语
萬全之筞
WQZC
偏正式成语
策;不能读作“chè”。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之;不能写作“知”。
成语意思
- 1、做事要先曲突徙薪,想万全之策,才能有稳操胜算的把握。
- 2、他挖空心思,也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来应付眼前左右为难的局面。
- 3、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
- 4、这事咋办?至今我还没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 5、大家想想,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才。
- 6、正当大家想得焦头烂额之际,他突然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字义分解
- 拼音wàn,mò
- 注音ㄨㄢˋ,ㄇㄛˋ
- 笔划3
- 繁体萬
- 五笔DNV
wàn
1. 数目,十个一千:万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
2. 喻极多:万物。万方(a.指全国和世界各地;b.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万机。气象万千。
3. 极,很,绝对:万万。万幸。
4. 姓。
mò1. 〔万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 拼音quán
- 注音ㄑㄩㄢˊ
- 笔划6
- 繁体全
- 五笔WGF
- 五行火
(1)(形)完备;齐全:这部书不~|苗已出~。
(2)(动)保全;使完整不缺:两~其美。
(3)(副)整个:~校。
(4)(形)完全;都:老师~来了。
(5)姓。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万全之策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