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籍
拼音:zhé jí
注音:ㄓㄜˊ ㄐ一ˊ

谪籍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谪藉'。
古代登记谪降者的册籍。亦借指谪降者的行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謫藉”。古代登记谪降者的册籍。亦借指谪降者的行列。

唐刘禹锡《谢窦相公启》:“某一辞朝列,二十三年。虽转郡符,未离謫籍。”
宋秦观《治势下》:“登老成於散地,擢忠鯁於謫籍。”
明叶盛《水东日记·邹奕等诗文》:“今僕在謫籍中,年益以衰,身益以困,无復求伸之日。”
明陈子龙《寄郢中郑澹石座师》诗:“手持謫藉示上帝,欲追岁星归大荒。”

网络解释:

谪籍

  • 谪籍
  • 1.亦作"谪藉"。 2.古代登记谪降者的册籍。亦借指谪降者的行列。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é
    • 注音ㄓㄜ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YUMD
    • 五行

    (1)(动)〈书〉封建时代高级官吏因罪被罚降职或流放。

    (2)(动)〈书〉指神仙受了处罚;降到人间(迷信):有人把李白称为~仙人。

    (3)(动)〈书〉责备;指摘:众人交~。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20
    • 繁体
    • 五笔TDIJ
    • 五行

    (1)(名)书籍;册子:古~。

    (2)(名)籍贯:原~。

    (3)(名)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国~|党~|学~。

    (4)(名)(J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