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臣
拼音: | zhé chén |
注音: | ㄓㄜˊ ㄔㄣˊ |
谪臣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指被贬谪流放的大臣。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被贬谪流放的大臣。
引唐沉亚之《郢州修明真斋词》:“明真大斋主朝请大夫守郢州刺史李祥,与謫臣、郡客、将吏等,顿首稽首再啟词於虚无自然元始天尊无极大道太上老君。”
王闿运《到广州与妇书》:“耳口相传,自为眩惑,致使衣带之水与吕梁齐险,祷求謫臣而使君废祀。”
网络解释:
谪臣
字义分解
- 拼音zhé
- 注音ㄓㄜˊ
- 笔划13
- 繁体謫
- 五笔YUMD
- 五行火
(1)(动)〈书〉封建时代高级官吏因罪被罚降职或流放。
(2)(动)〈书〉指神仙受了处罚;降到人间(迷信):有人把李白称为~仙人。
(3)(动)〈书〉责备;指摘:众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