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所
拼音:dùn suǒ
注音:ㄉㄨㄣˋ ㄙㄨㄛˇ

顿所的意思

词语解释:

营房;馆舍。

引证解释:

⒈ 营房;馆舍。

《梁书·武帝纪下》:“己酉,行幸白下城,履行六军顿所。”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戊戌,山陵使韩琦奏:‘山陵诸顿所调物过多,乞选朝臣一员付之计度。’”
清郑燮《板桥自叙》:“乾隆十三年,大驾东巡, 燮为书画史,治顿所,卧泰山絶顶四十餘日,亦足豪矣。”

网络解释:

顿所

  • dùn suǒ ㄉㄨㄣˋ ㄙㄨㄛˇ
  • 顿所
  • 营房;馆舍。《梁书·武帝纪下》:“己酉,行幸 白下城 ,履行六军顿所。”《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戊戌,山陵使 韩琦 奏:‘山陵诸顿所调物过多,乞选朝臣一员付之计度。’” 清 郑燮 《板桥自叙》:“ 乾隆 十三年,大驾东巡, 燮 为书画史,治顿所,卧 泰山 绝顶四十馀日,亦足豪矣。”
  • 字义分解

    • 拼音dùn,dú
    • 注音ㄉㄨㄣ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BNM
    • 五行

    dùn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

    • 拼音suǒ
    • 注音ㄙㄨㄛ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NRH
    • 五行

    [ suǒ ]

    1.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