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棱
拼音:wēi léng
注音:ㄨㄟ ㄌㄥˊ

威棱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威棱”。威力;威势。见“威稜”。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威棱”。威力;威势。见“威稜”。

《汉书·李广传》:“是以名声暴於夷貉,威稜憺乎邻国。”
王先谦补注:“《广韵》:‘稜,俗棱字。’《説文》:‘棱,柧也。’《一切经音义》十八引《通俗文》:‘木四方为棱。’人有威,如有棱者然,故曰威稜。”
《梁书·武帝纪上》:“旍麾所指,威稜无外,龙驤虎步,并集建业。”
宋王禹偁《云州节度使加使相麻》:“其有威稜却敌,勇毅安边,式旌善战之功。”
清魏源《圣武记》卷一:“故自乌拉削平,而后威棱薄海表。”
郭沫若《史学论集·惠施的性格与思想》:“当时离三代神道设教的时代未远,一切天地间的自然现象都是上帝的创造,都是上帝的威棱,不容有人怀疑,也不曾有人过问。”

国语词典:

声威、声势。《汉书.卷五四.李广传》:「是以名声暴于夷貉,威棱憺乎邻国。」《文选.陆机.辩亡论上》:「威棱则夷羿震荡,兵交则丑虏授馘。」也作「威灵」。

网络解释:

威棱

  • 威稜,汉语词汇。
  • 拼音:wēi léng
  • 释义:威力;威势。
    • 1、在他威棱四射的眼神扫视下,周围的佣兵们才渐渐的散去了。
    • 2、欧阳希夷威棱四射的眼睛亦透出温柔之色,高声说道青璇仙驾既临,何不进来一见,让伯伯看你长得多像秀心。
    • 3、说道最后一句话,姬动的声音斩钉截铁,目光更是威棱四射,整个人都散发着狂野的霸气。
    • 4、厅堂居中的太师椅上,端坐着一个宽袍暧带的威棱中年汉子,看上去年纪约莫四十来岁,双目开合间一抹神光一掠而逝。
    • 5、说着他威棱四射的眼睛威严无比得扫视着,所有人都相信,只要有人敢于反对,图腾柴尼斯会毫不犹豫得将他碾作碎片。
    • 6、背后的七支金角同时亮了起来,金眼中威棱四射,威猛的漂浮于阿呆左边,和另一边的小骨头分别护在两翼。

    字义分解

    • 拼音wēi
    • 注音ㄨㄟ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GVT
    • 五行

    (名)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气魄:~风|~势。

    • 拼音léng,lēng,líng
    • 注音ㄌㄥˊ,ㄌㄥ,ㄌㄧㄥ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SFWT
    • 五行

    léng

    1. 物体上的条状突起,或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相连接的部分:棱角。瓦棱。棱椎(多面体的一种)。三棱镜。模棱两可。

    2. 神灵之威,威势:威棱。

    líng

    1. 〔穆棱〕地名,在中国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