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贤
拼音:sān xián
注音:ㄙㄢ ㄒ一ㄢˊ

三贤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佛教语。指十住﹑十行﹑十回向。
三个贤人。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指十住、十行、十迴向。参见“三贤十圣”。

唐李邕《岳麓寺碑》:“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变文》:“越三贤,超十地,福德周圆入佛位。”

⒉ 三个贤人。

宋俞文豹《吹剑四录》:“方魁与同榜方登、方吉,皆唐诗人缺唇处士方干之后,与严子陵、范文正公为钓臺三贤。”
明瞿佑《归田诗话·乐天晚年》:“乐天连为杭苏二州刺史,皆有惠政在民, 杭则有三贤堂,併林和靖、苏东坡祠之。”
沉砺《展张苍水墓》诗:“于墓岳祠分鼎足, 西湖一勺峙三贤。”

网络解释:

三贤

  • 三贤:指孔门圣贤卜子、闵子和冉子;又指南朝诗人王融、谢朓与沈约。又指丰干、拾得、寒山三位隐士。还指屈原、李白、杜甫。
  • 字义分解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GGG
    • 五行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JCMU
    • 五行

    (1)(形)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才|~臣|~人|~者。

    (2)(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礼~下士。

    (3)(形)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