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贤礼士
拼音: | jìng xián lǐ shì |
注音: | ㄐ一ㄥˋ ㄒ一ㄢˊ ㄌ一ˇ ㄕˋ |
词性: | 成语 |
敬贤礼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见“敬贤下士 ”。
引证解释:
⒈ 见“敬贤下士”。
国语词典:
尊重贤良和有能力的人。《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孤本元明杂剧.庞掠四郡.第四折》:「玄德公纳谏如流,敬贤礼士。」也作「敬贤重士」。
网络解释:
敬贤礼士
- 1、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况且董卓为当代魔主传承,投之倒也不辱没贤弟。
- 2、孙将军虎踞六郡,兵精粮足,又极敬贤礼士,江表英雄多归附之。
- 3、君父素来敬贤礼士,爱才胜命,自即位以来,不惜低首下心,屈尊枉驾,延请天下之名家圣师,驾临西河,开馆兴学,广招生徒,广栽桃李,为国裒才。
- 4、汉王便是当今圣上的二殿下,素来敬贤礼士,求才若渴。
- 5、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
- 6、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大人敬贤礼士,爱惜性命,心系天下,如不嫌弃小人愿生死相随,永不离弃!
字义分解
- 拼音jìng
- 注音ㄐㄧㄥˋ
- 笔划12
- 繁体敬
- 五笔AQKT
- 五行木
(1)(动)尊敬:~重|~爱|~仰|致~|肃然起~。
(2)(动)恭敬:~请指教|~谢不敏。
(3)(动)有礼貌地送上(饮食或物品):~烟|~酒|~茶|~你一杯。
(4)(动)(Jìnɡ)姓。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賢
- 五笔JCMU
- 五行木
(1)(形)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才|~臣|~人|~者。
(2)(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礼~下士。
(3)(形)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
- 拼音lǐ
- 注音ㄌㄧˇ
- 笔划5
- 繁体禮
- 五笔PYNN
- 五行火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