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传、柳隆卿
拼音:hú zǐ zhuàn liǔ lóng qīng

胡子传、柳隆卿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戏剧、散曲中泛指游荡不务正业的人。

引证解释:

               元明戏剧、散曲中泛指游荡不务正业的人。 《全元散曲·柳营曲·晋王出寨》:“担荆筐卖菜为生,逐朝忍冻饿,每日在破窰中,再不见胡子传、柳隆卿。”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ㄏ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EG
  • 五行

(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

(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

(3)姓。

(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

(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

(6)(名)胡子:~须。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拼音chuán,zhuàn
  • 注音ㄔㄨㄢˊ,ㄓㄨㄢ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FNY
  • 五行

chuán

1.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2.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zhuàn

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 拼音liǔ
  • 注音ㄌㄧㄡ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QTB
  • 五行

(1)(名)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

(2)(名)二十八宿之一。

(3)(名)(Liǔ)姓。

  • 拼音lóng,lō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BTGG

lóng

1.盛大:~重。

2.兴盛:兴~。

3.深厚;程度深:~情厚谊。~冬。

4.凸起:~起。

lōng

见"黑咕隆咚"、“轰隆”

  • 拼音qīng
  • 注音ㄑㄧ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QTVB
  • 五行

(1)(名)古时高级官员:~相。

(2)(名)古时君称臣。

(3)(名)古时夫妻或好朋友之间表示亲爱的称呼。

(4)(名)(Qī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