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事
拼音:píng shì
注音:ㄆ一ㄥˊ ㄕˋ

评事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评事píngshì

(1) 评议事情

appraise things through discussion

引证解释:

⒈ 职官名。 汉置廷尉平,与廷尉正、廷尉监同掌决断疑狱。 魏晋改称评, 隋改为评事,属大理寺。 清末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设平政院以理行政案件,其中亦设有评事。

《隋书·百官志下》:“大理寺丞改为勾检官,增正员为六人,分判狱事。置司直十六人,降为从六品,后加至二十人。又置评事四十八人,掌颇同司直,正九品。”
宋高承《事物纪原·三省纲辖·评事》:“汉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尉左右评。 魏晋无左右,直曰评。 隋煬帝始曰评事。”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御史差》:“顺治时,用部主事、中书舍人、行人、评事博士,假御史衔巡按。”

国语词典:

职官名。汉设立廷尉平,隋改为评事,为评决刑狱的官吏,到清末才废除。

网络解释:

评事

  • 评事,拼音为pínɡshì。汉语词汇。隋炀帝时,所置的官职名,属大理寺属员。秩正九品,掌同司直,出使推按,参决疑狱,隋员额四十八。
  • 《新唐书·百官志三》:“司直六人,从六品上;评事八人,从八品下。掌出使推按。凡承制推讯长史,当停务禁锢者,请鱼书以往。录事二人。“
    • 1、由于你业绩突出,所以朕也就破个例,给你连升三级,给你个大理寺左右评事,留在京城吧。
    • 2、唐故朝议郎试大理评事牛府君墓志并序。 
    • 3、外舅王翃为京兆尹,改大理评事,累迁兵部郎中。
    • 4、初到京师,人地两生,大理评事又没有多少事可办,虽然朝廷探测快迁升他为大理寺丞,比评事高了半格,从正八品长为从七品,但也还是一般的低级职位。

    字义分解

    • 拼音píng
    • 注音ㄆㄧㄥ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GUH
    • 五行

    (1)(动)评论;批评:短~|好~。

    (2)(动)评判:~分儿|~选。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KVH
    • 五行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