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梳
拼音: | pá shū |
注音: | ㄆㄚˊ ㄕㄨ |
爬梳的意思
词语解释:
抓搔梳理。
谓整治繁乱而使之有条理。
引证解释:
⒈ 抓搔梳理。
引宋陆游《行东山下至南岩》诗:“坐觉尘襟真一洗,正如头垢得爬梳。”
⒉ 谓整治繁乱而使之有条理。
引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蜂屯蚁杂,不可爬梳。”
宋苏轼《次韵子由送蒋夔赴代州学官》:“代北诸生渐狂简,牀头杂説为爬梳。”
清恽敬《答吴白厂书》:“敬回县后,诸事如蝟毛,不可爬梳。”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尚书易解>序》:“先儒所称詰詘聱牙号为不易读者,得君爬梳而整比之,庶几乎人人可读矣。”
国语词典:
爬搔梳栉,整理纷乱的事物。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蜂屯蚁杂,不可爬梳。」也作「爬栉」。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爬梳
- 1、要写论文,这就必须下一番爬梳剔抉的功夫。
- 2、看过书稿之后,感到作品既有大势与大略上的钩玄提要,又有小局与小谋上的爬梳剔抉,史料详切、内蕴丰盈。
- 3、美学是人类感性精神现象学,从丰富复杂的现实生命活动中分析审美要素,从浩如烟海的器物与中爬梳审美的蛛丝马迹,确是一桩苦役,但不下如此功夫,中国美学研究便无以深化,永远只能处于前科学阶段。
- 4、文章第一要务是溯源,爬梳嘲戏行为或谐谑情趣在诗歌中的发展脉络。
- 5、本论文爬梳文献,从文学、文化两方面入手,对史籍中的这类家臣形象进行探讨,分析其形象塑造的异同。
- 6、研究历史的后人只得在亲历历史的人物留下的文献中爬梳剔抉,冀以部分还原、复现历史。
字义分解
- 拼音pá
- 注音ㄆㄚˊ
- 笔划8
- 繁体爬
- 五笔RHYC
- 五行土
(1)(动)昆虫、爬行动物等行动;人用手脚着地向前移动:~行。
(2)(动)抓着东西往上去;攀登:~竿|~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