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事外
拼音: | xiāo yáo shì wài |
注音: | ㄒ一ㄠ 一ㄠˊ ㄕˋ ㄨㄞˋ |
词性: | 成语 |
逍遥事外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犯法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坏事或与坏事有牵连的人不受追查。 2.谓置身事外,毫不关心。
引证解释:
⒈ 谓犯法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坏事或与坏事有牵连的人不受追查。
引清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首祸正凶,逍遥事外。”
郑观应《盛世危言·交涉》:“华商欠负洋商,一经控告,追封产业,累及亲朋;西人负欠华债,虽饶私蓄,循例报穷,便自逍遥事外。”
鲁迅《花边文学·女人未必多说谎》:“关于杨妃,禄山之乱以后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谎, 玄宗逍遥事外,倒说是许多坏事情都由她。”
⒉ 谓置身事外,毫不关心。
引鲁迅《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自然,旧形式的采取,或者必须说新形式的探求,都必须艺术学徒的努力的实践,但理论家或批评家是同有指导、评论、商量的责任的,不能只斥他交代未清之后,便可逍遥事外。”
网络解释:
逍遥事外
- 1、道理很简单,你听说过在审理伤人案的时候,只处罚“枪”、却让使“枪”的人逍遥事外的吗?稿源红网。
- 2、西人负欠华债,虽饶私蓄,循例报穷,便自逍遥事外。
- 3、不过,无罪并不等于可以逍遥事外。
- 4、倘被追究起来,则轻松一句“我错了”便逍遥事外,而这一“无知”导致的恶劣后果则让受害者含冤经年。
- 5、当然,我向往过一种新鲜的生活:孩子归前妻全责扶养,而我,可以逍遥事外。
- 6、常常是负不了责的被推上前台,应该负责的却逍遥事外,最后留下了如一地鸡毛般的“总结教训”。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事
- 五笔GKVH
- 五行金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
与逍遥事外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