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鹞
拼音:zhǐ yào
注音:ㄓˇ 一ㄠˋ

纸鹞的意思

词语解释:

纸鹞zhǐyào

(1) 〈方〉风筝

kite

引证解释:

⒈ 即纸鸢。参见“纸鳶”。

《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三年》“有羊车儿献策,作纸鴟” 元胡三省注:“纸鴟,即纸鳶也,今俗谓之纸鷂。”
吴组缃《山洪》二四:“那是个四方灯笼形的纸鹞,上面写着‘抗日救国’、‘打倒日本 ’字样。”

国语词典:

风筝。

如:「老农牵牛下田去,三五村童放纸鹞,你瞧,这幅图画多美妙!」

  • 1、异乡逢佳节,秋风拂纸鹞。登高无处闲,小酒添乡愁。又一年的重阳到了,漂泊在他乡的游子们,愿你们重阳快乐,身体安康。
  • 2、阅一卷书册,品人生百味。泡一壶清茶,尝一刻休闲。吃一口枣糕,享一种幸福;放一只纸鹞,传一丝想念;重阳时节寄相思,转转短信同祈福!祝。
  • 3、当此之时,秦国虽然表面上打了两次大胜仗,但国力却到了崩溃的边缘,成了经不起一战之败的风中纸鹞
  • 4、只是,一个人住,有些孤单,到外事堂买东西,要走很远的路而已,到了秋收后,我买一个纸鹞就了,也可以像那些师兄,在天上飞行了!
  • 5、九月九,重阳至。登高远望,饮酒赏菊,品糕点,佩茱萸,簪菊花,放纸鹞,重阳习俗,给您一个充实的重阳节,祝您在重阳节吃,喝,玩!
  • 6、林枫拿出一张泛黄的小纸鹞,“小黄鸟,今天要给我争气啊!”。

字义分解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QAN
  • 五行

(1)(名)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

(2)(量)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

  • 拼音yào
  • 注音ㄧㄠ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ERMG
  • 五行

(1)(名)(~子)鹞鹰;即雀鹰;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捕食小鸟:~子。

(2)(名)(~子)〈方〉风筝: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