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
拼音:yìn huā
注音:一ㄣˋ ㄏㄨㄚ
词性: 形容词

印花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印花yìnhuā

(1) 指印花税票。由政府出售,贴在契约、单据等上面,作为纳税凭证的特制印刷品

revenue stamp

(2) 印花税

stamp tax

(3) 印在纺织品、铁皮等上面的图案

这件旗袍的印花真别致
printing

引证解释:

⒈ 旧时一种用于缄封公文的凭证。

《清会典事例·吏部·漏用印信》:“﹝乾隆﹞三十七年奏准,各省督抚等拜发奏摺,俱於夹板之外用棉榜纸封固,接缝处黏贴印花。其奉差出京官员,照例领取兵部印花备用。如有遗漏黏贴印花者,照遗漏用印例,罚俸一年。”

⒉ 谓将花纹或图案印到纺织品等物上。

郑观应《盛世危言·纺织》:“三曰织布工,分六层:曰络经……曰印花。”
郑观应《盛世危言·铸银》:“美国铸银钱之法,由鎔化而鼓铸、范围、淘洗、印花、鏨印。”

⒊ 谓印有图案或花纹。

《老残游记》第三回:“贴西墙靠北一张大牀,牀上悬着印花夏布帐子。”
王汶石《大木匠》二:“连绵不断的花布卷,女人们的白色印花头巾。”

⒋ 指印花税。

孙中山《建国方略》附录一:“此之价格,因包含债券发行於各国所需用之印花,故比其原定价格略低。”

⒌ 指印花税票。由政府出售,贴在契约、凭证等上面,作为税款的一种特制印刷品。参见“印花税”。

鲁迅《书信集·致韦丛芜》:“因为我所要求者,是还我版税和此后书上要贴印花两条。”
巴金《绝不会忘记》:“这种印花比普通的邮票稍微大一点,当中一颗红心,两边各四个字:‘万众一心’和‘勿忘国耻’。”

国语词典:

在纸或布上所印的各种图案花样的统称。

词语翻译

英语
tax stamp
德语
Kattundruck (S)​
法语
impression, timbre fiscal

网络解释:

印花

  • 印花,由政府出售,贴在契约﹑凭证等上面,作为税款的一种特制印刷品。旧时一种用于缄封公文的凭证,如:印花税票。
    • 1、厂家直销高级印花毛绒玩老虎!
    • 2、为了防止印花织物的白地和白花沾色现象,提高印花织物的色泽鲜艳度和皂洗牢度,织物印花后必须使用净洗剂进行皂煮,以去除浮色及浆料。
    • 3、但是,中国传统纺织印花的主流是防染印花,发端于汉晋,成熟于唐代。
    • 4、舱中有个小小床铺,床上有锦绸同红色印花洋布铺盖,折叠得整整齐齐。
    • 5、公司拥有下属成衣加厂、印花厂以及多家品牌专卖店,经营服装的批发零售等。
    • 6、各种风格,高支高密府绸、细帆布、粗帆布、斜纹布、提花印花,色织系列。

    字义分解

    • 拼音yìn
    • 注音ㄧㄣ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GBH
    • 五行

    [ yìn ]

    1.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2.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3.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

    4.彼此符合:印证。心心相印。

    5.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

    6.姓。

    • 拼音huā
    • 注音ㄏㄨㄚ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WXB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