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然变色
拼音: | bó rán biàn sè |
注音: | ㄅㄛˊ ㄖㄢˊ ㄅ一ㄢˋ ㄙㄜˋ |
词性: | 成语 |
勃然变色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人因发怒生气而脸色大变。《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孙权听了孔明此言,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也作“勃然作色”、“勃然色变”。
国语词典:
形容人因发怒生气而脸色大变。《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孙权听了孔明此言,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也作「勃然作色」、「勃然色变」。
网络解释:
勃然变色
- 1、朝龙朝虎一听双双睁开灵目一看都是勃然变色,朝龙喝道“狐妖,今日看你还有何本事逃得出我清风堂?”。
- 2、石峰勃然变色,他一边怒斥秦天,一边焦急的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
- 3、听到这些,杨亿勃然变色,口中边说“丕休哉”。
- 4、扫视这光团,突然勃然变色“竟然是。
- 5、荣珏勃然变色,发了疯一样扑向沈岳山,两手成爪一边抠住他太阳穴,大拇指狠力挖向他双眼。
- 6、众人各自相争,却是曹操在后面催动大军向前,只见众将在此踌伫不前,勃然变色,上前观望,惊曰“怎么此地还有刘备军马?”。
字义分解
- 拼音bó
- 注音ㄅㄛˊ,ㄅㄟˋ
- 笔划9
- 繁体勃
- 五笔FPBL
bó
1. 突然,忽然:勃然(a.突然,如“勃勃大怒”;b.兴起的样子,如“勃勃作色”)。
2. 变色的样子:勃腾腾(怒气上冲的样子)。
3. 旺盛,兴起:勃起。勃发。勃蓬。
bèi1. 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 拼音rán
- 注音ㄖㄢˊ
- 笔划12
- 繁体然
- 五笔QDOU
- 五行金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
- 拼音biàn
- 注音ㄅㄧㄢˋ
- 笔划8
- 繁体變
- 五笔YOCU
- 五行水
(1)(动)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了。
(2)(动)改变(性质、状态);变成:后进~先进。
(3)(动)使改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4)(形)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
(5)(动)变卖:~产。
(6)(名)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乱。
(7)(名)指变文:目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