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釉
拼音:sè yòu
注音:ㄙㄜˋ 一ㄡˋ

色釉的意思

词语解释:

色釉sèyòu

(1) 有色釉子

color glaze

网络解释:

色釉

  • 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黑釉则分为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两大类。红釉创烧于元代,种类很多,经明永乐、宣德的盛世后,明代后期迅速减少,近乎失传,到清康熙时期得以恢复与发展,从西方引入低温粉红釉品种。绿釉以铜做着色剂,属于铜绿釉。黄釉最早出现于唐代,正色黄釉为汝窑的高温黄釉。蓝釉最早见于唐三彩,时为低温蓝釉,至元代出现高温蓝釉。茄皮紫为高温颜色釉,根据其呈色的深浅,又有淡茄、深茄之别。青釉具有黄、绿、青等几种颜色,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
    • 1、单纯一个颜色的色釉杯,一般都是安全无毒的,可以放心使用。
    • 2、西班牙陶瓷色釉料行业已制定了两条不同的战略性发展路线,以便进行自我完善,适应现代发展。
    • 3、本文针对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建筑陶瓷装饰技术和与此紧密相关的陶瓷色釉料的进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 4、大多数器物釉体厚重,然而大部分白色釉却比较薄。
    • 5、文章讨论了陶瓷色釉料厂污水的来源和特点并探讨了污水处理方法。
    • 6、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全部试样的液相分离结构并比较了基础釉和变色釉的可见光谱。 

    字义分解

    • 拼音sè,shǎi
    • 注音ㄙㄜ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CB
    • 五行

    1.颜色:红~。绿~。

    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厉内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种类:各~货品。花~齐全。

    5.质量:成~。足~。

    6.情欲。

    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艺双绝。

    shǎi

    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 拼音yòu
    • 注音ㄧㄡ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OMG
    • 五行

    (名)(~子)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陶瓷半成品的表面;烧制后有玻璃光泽:~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