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哄
拼音:dǎ hǒng
注音:ㄉㄚˇ ㄏㄨㄥˇ

打哄的意思

词语解释:

胡闹;开玩笑。

引证解释:

⒈ 胡闹;开玩笑。

《朱子语类》卷八四:“前者某人丁所生继母忧,《礼经》必有明文,当时满朝更无一人知道合当是如何,大家打鬨一场,后来祇説莫若从厚。”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红娘,我对你不是打鬨,你且试听一弄。”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你是五霸诸侯命,一品大臣名,乾打哄胡廝噥过了半生。”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当下牛布衣吟诗, 张铁臂击剑, 陈和甫打鬨説笑。”

国语词典:

戏闹、开玩笑。《董西厢.卷四》:「红娘,我对你不是打哄,你且试听一弄。」《水浒传.第六一回》:「小乙在家,凡事向前,不可出去三瓦两舍打閧。」也作「打哄」。

词语翻译

英语
to fool around, to kid around

网络解释:

打哄

  • 打哄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ǎ hǒng,意思是胡闹,开玩笑。
  • 字义分解

    • 拼音dǎ,dá
    • 注音ㄉㄚˇ,ㄉㄚ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SH
    • 五行

    1. 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3. 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4. 拨动:打算盘。

    5. 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6. 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7. 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8. 写出,开出:打证明。

    9. 捆,扎:打包裹。

    10. 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11. 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12. 除去:打消。打杈。

    13. 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14.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15. 玩,玩耍:打球。

    16. 截,停,减,退:打住。打价儿。

    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打手势。

    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打扫。打扰。

    20. 自,从:打哪儿来?

    1. 量词,指十二个:一打铅笔。

    • 拼音hōng,hǒng,hòng
    • 注音ㄏㄨㄥ,ㄏㄨㄥˇ,ㄏㄨㄥ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KAWY

    hōng

    1. 好多人同时发声:哄传(chuán )。哄动。

    hǒng

    1. 说假话骗人:哄人。哄弄。哄骗。

    2. 用语言或行动逗人喜欢:哄逗。哄劝。哄小孩儿。

    hòng

    1. 吵闹,搅扰:起哄(故意吵闹扰乱,亦指开玩笑)。哄场(指观众喝倒彩)。哄抢。一哄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