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ǎ yuán chǎng
ㄉㄚˇ ㄩㄢˊ ㄔㄤˇ
常用成语
打圓場
DYC
动宾式成语
近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出面替双方调解纠纷、处理尴尬局面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现在是你出来打圆场,我决不敲他的竹杠,只要他把从前七八年的用度算还了我,另外再找补我几吊银子。”
语法:
打圆场作谓语、定语;指处理尴尬局面。
示例:
王朔《懵然无知》:“何必上前打圆场:‘这位同志话不要说得太难听,我不了解你和江导什么关系,怎么认识的。’”
英语:
mediate a dispute
俄语:
мирить
日语:
(紛争などを)取り持つ,仲裁 (ちゅうさい)する
其他:
<法>servir d'intermédiaire
近义词:
- 1、我对沈先生说,这是‘拟于不伦’,沈先生知道我是真生气了,就赶紧写了和诗打圆场。
- 2、哈迪夫人赶紧问客人假期过得怎么样,替自己的言不得体打圆场。
- 3、有点现货的腻子,以打圆场,然后我用砂纸它顺利。
- 4、吴老员外一见这小子不上线,满嘴地跑火车,怕给提督扎木额搞火了,真跟你翻脸,到时候可真的是吃不来哦兜着走了,急忙出来打圆场。
- 5、气氛非常僵冷,伊莎贝拉打圆场说“我倒觉得,就传奇性来说,徐先生的经历甚至比陈大帅还要精彩,遑论郑泽如,双雄戏的话,肯定是陈徐的对手戏。
- 6、他露骨地自打圆场令人难以接受。
字义分解
- 拼音dǎ,dá
- 注音ㄉㄚˇ,ㄉㄚˊ
- 笔划5
- 繁体打
- 五笔RSH
- 五行火
dǎ
1. 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3. 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4. 拨动:打算盘。
5. 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6. 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7. 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8. 写出,开出:打证明。
9. 捆,扎:打包裹。
10. 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11. 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12. 除去:打消。打杈。
13. 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14.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15. 玩,玩耍:打球。
16. 截,停,减,退:打住。打价儿。
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打手势。
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打扫。打扰。
20. 自,从:打哪儿来?
dá1. 量词,指十二个:一打铅笔。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10
- 繁体圓
- 五笔LKMI
- 五行土
(1)(名)圆周所包围的一面。
(2)(名)圆周。
(3)(动)使圆满;使周全:~场|自~其说。
(4)(Yuán)姓。
(5)(形)圆满;周全: 这话说得不~。
(6)(名)我国的本位货币单位;也作元。
(7)(名)圆形的货币;也作元:银~|铜~。
与打圆场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