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旃檀
拼音:bái zhān tán
注音:ㄅㄞˊ ㄓㄢ ㄊㄢˊ

白旃檀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白檀香。

引证解释:

⒈ 即白檀香。参见“白檀”。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白旃檀非不馥,焉能逆风。”
唐白居易《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诗:“既无白旃檀,何以除热恼?”
唐寒山《诗》之九七:“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旃檀。”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檀香》:“白旃檀,气味辛温,无毒。”

网络解释:

白旃檀

  • 白旃檀,是汉语词语,拼音是bái zhān tán,即白檀香。
  • 字义分解

    • 拼音bái
    • 注音ㄅㄞ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RRR
    • 五行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 拼音zhān
    • 注音ㄓ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TMY
    • 五行

    (代)是‘之、焉’两字的合音词:勉~!

    • 拼音tán
    • 注音ㄊㄢˊ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SYLG
    • 五行

    (1)(名)乔木;木质坚硬;用来制造家具;农具和乐器也叫青檀。

    (2)(名)(T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