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
拼音:wēn wén
注音:ㄨㄣ ㄨㄣˊ

温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温文wēnwén

(1) 温和文雅

温文有礼
gentle

引证解释:

⒈ 温和而有礼貌。

《礼记·文王世子》:“礼乐交错於中,发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温文。”
孔颖达疏:“恭敬而温文者,谓内外有礼,貌恭心敬而温润文章。”
唐孙逖《授殷彦方等王傅制》:“教导之功,既闻於日就;温文之德,遂涉於春储。”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八:“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叶圣陶《某城纪事》:“客人的语调都是故作温文而实则粗陋的一流。”

国语词典:

温和文雅。

网络解释:

温文 (词语解释)

  • 温文,读音wēn wén,汉语词语,出自《礼记·文王世子》,指温和而有礼貌。
  • 温文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王叔叔举止温文尔雅。
    • 2、江南人温文尔雅,知书达礼,讲理性,善思考,守秩序。
    • 3、她那腼腆的温文神情和受惊的眼神里有一种媚态。
    • 4、别看他西装革履,温文尔雅,其实是个衣冠禽兽。
    • 5、温文尔雅的他写得一手飘逸的字,得到别人送的笔墨纸砚冰清玉洁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 6、王老师说话慢言慢语,一副温文尔雅的风度。

    字义分解

    • 拼音wēn
    • 注音ㄨㄣ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IJLG
    • 五行

    (1)(形)温暖;不冷不热。

    (2)(名)温度:气~。

    (3)(动)稍加热:~酒。

    (4)(动)温习:~课。

    (5)(形)性情柔和:~顺。

    (6)(名)瘟。

    (7)姓。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