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uō wén jiě zì |
注音: | ㄕㄨㄛ ㄨㄣˊ ㄐ一ㄝˇ ㄗˋ |
说文解字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说文解字
(1) 中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东汉许慎撰。正文14卷,另有叙目1卷。收字9353个,又重文(古文、籀文异体字)1163个,解说133441字,首创部首编排法,按汉字形体偏旁结构分为540部。以通行小篆为主体,列古文、籀文等异体字为重文。每字均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分析字形,诠解字义,辩识音调。书中保留大量古文字资料,对研究甲骨、金石等古文字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后代研究《说文解字》的著作很多,以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最为精审
国语词典:
书名。东汉许慎撰,三十卷,为我国第一部有系统分析字形及考究字源的字书。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列五百四十部,首创部首编排法。字体以小篆为主,收录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列古文、籀文等异体为重文,共计一千一百六十三字。每字下的解释大抵先说字义,次及形体构造及读音,依据六书解说文字。晚近注家以清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最为精博。
网络解释:
说文解字 (许慎著作)
说文解字 (名词解释)
- 1、说文解字中讲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冂。
- 2、康,《说文解字》释为“因广为屋,向对刺高屋之形,凡广支属皆从广”,凡从广与从宀的字,都和房屋有关;又,康为糠之省,谷皮也,从禾为米。
- 3、拿着一本说文解字看了半天,小立国抬头看了看墙壁上的挂钟,时间也差不多了,锁门,走了几十步,来到琴房前。
- 4、历经二十一年著成《说文解字》十四卷,是我国第一部说解文字原始形体结构及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
- 5、五经无双许叔重所著的《说文解字》之中也有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
- 6、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贩”的含义是指“买贱卖贵”,“贩卖”应理解为“买进货物再卖出去,以获取利润”,牟利目的就蕴含其中。
字义分解
- 拼音shuō,shuì,yuè
- 注音ㄕㄨㄛ,ㄕㄨㄟˋ,ㄩㄝˋ
- 笔划9
- 繁体説
- 五笔YUKQ
shuō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说话。说明。演说。解说。
2. 介绍:说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说媒。
3. 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
4. 责备:数说。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shuì1.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yuè1. 古同“悦”。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jiě,jiè,xiè
- 注音ㄐㄧㄝˇ,ㄐㄧㄝˋ,ㄒㄧㄝˋ
- 笔划13
- 繁体解
- 五笔QEVH
- 五行木
jiě
1. 剖开,分开:解剖。分解。瓦解。解体。
2.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解开。解甲归田。解囊相助。
3. 除去,除,废除,停止:解放(a.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b.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解除。解饿。解乏。解惑。解疑。解围。解脱。解雇。解聘。解散。解毒。
4. 溶化:溶解。解冻。
5. 讲明白,分析说明:解释。解析。解说。劝解。解嘲。
6. 懂,明白:理解。见解。
7. 调和,处理:解决。和解。调(tiáo )解。排解。
8. 高兴,开心:解颜而笑。
9. 排泄:解手。
10.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11. 演算方程式:解方程。
12.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
jiè1. 发送。
2. 押送财物或犯人:押解。起解。解差(chāi)。解回北京。
xiè1. 古同“懈”,松弛,懈怠。
2. 古同“邂”,邂逅。
3.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卖解的。跑马卖解。
4. 〔解湖〕湖名,在中国山西省。
5. 姓。
与说文解字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