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笔
拼音:mò bǐ
注音:ㄇㄛˋ ㄅ一ˇ

墨笔的意思

词语解释:

濡墨于笔。
毛笔。

引证解释:

⒈ 濡墨于笔。

《管子·霸形》:“於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於太庙之门朝。”
汉刘向《新序·杂事一》:“愿为諤諤之臣,墨笔操牘,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

⒉ 毛笔。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一面谈着天,等那墨笔乾了,他又拿了楂笔,蹲到画上,着了颜色。”
巴金《记栗学福同志》五:“文件袋里还插着那封由湖南寄来的信,红白两色的旧式信封,中间一行写着墨笔字。”

网络解释:

墨笔

  • 墨笔(mò bǐ ㄇㄛˋ ㄅㄧˇ),出自《管子·霸形》,意思是濡墨于笔。
    • 1、他的墨笔山水画是很不错的艺术作品。
    • 2、我的桌子上有一支钢笔,一个石墨笔盒以及一些书。
    • 3、当时规定,考生答卷用墨笔书写,书写手、对读官用红笔书写,考试官阅卷用青笔,不得违误,造成混乱。
    • 4、顾秉谦与阁臣魏广微同谋,用墨笔点《缙绅便览》一册,点出叶向高、韩爌、杨涟、左光斗、周宗建等百余人,称为“邪人”。
    • 5、曾在安徽见一幅朱耷墨笔松鹿图,画于绢本之上。
    • 6、这房间中间是一个方木桌,桌上放着纸墨笔砚和基本书籍,左右两边分别有两排书架,摆满了书籍,原来这是逍遥道人的书房。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ㄛ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LFOF
    • 五行

    (1)(名)写字绘画的用品;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的汁。

    (2)(名)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

    (3)(名)写的字和画的画。

    (4)(名)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5)(名)黑。

    (6)(名)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

    (7)(名)(Mò)姓。

    (8)(名)指墨西哥:~洋(墨西哥银元)。

    • 拼音
    • 注音ㄅㄧ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TFN
    • 五行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