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策
拼音:qián cè

乾策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推演《干》卦六爻所得的蓍草茎数。《干》爻皆为老阳,其数为九,故每爻九揲,每揲四策,共得二百十六策,干策与坤策相配,总为三百六十策,以象天地循环一年的日数。 2.泛指《易》卦中每一阳爻的蓍草茎数。参阅明何楷《古周易订诂》卷十一。

引证解释:

推演《乾》卦六爻所得的蓍草茎数。

《乾》爻皆为老阳,其数为九,故每爻九揲,每揲四策,共得二百十六策,乾策与坤策相配,总为三百六十策,以象天地循环一年的日数。《易·繫辞上》:“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孔颖达疏:“以乾老阳,一爻有三十六策,六爻凡有二百一十六策也……此经据老阳之策也。” 宋苏轼《乞数珠赠南禅湜老》诗:“儒生推变化,乾策数大衍。”

泛指《易》卦中每一阳爻的蓍草茎数。参阅明何楷《古周易订诂》卷十一。

网络解释:

乾策

  • 乾策(qián cè )意思是推演《乾》卦六爻所得的策数等。
  • 字义分解

    • 拼音qián,gān
    • 注音ㄑㄧㄢˊ,ㄍㄢ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FJTN
    • 五行

    qián

    1. 八卦之一,代表天:乾坤(“坤”,代表地)。

    2. 旧时称男性的:乾造。乾宅。

    gān

    1. 见“干”。

    • 拼音
    • 注音ㄘㄜ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GMI
    • 五行

    (1)(名)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

    (2)(名)古代考试文件;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问。

    (3)(名)我国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跟‘筹’相似。参看‘筹’。

    (4)(名)计谋;办法:上~|献~。

    (5)(名)姓。

    (6)(名)古代赶马用的棍子。

    (7)(动)用策赶马:鞭~|~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