旃荼罗
拼音:zhān tú luó
注音:ㄓㄢ ㄊㄨˊ ㄌㄨㄛˊ

旃荼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梵语。义译严炽恶业。古印度种姓制度下社会地位最卑微的受压迫最深的阶层。

引证解释:

⒈ 梵语。义译严炽恶业。古印度种姓制度下社会地位最卑微的受压迫最深的阶层。

晋法显《佛国记》:“举国人民悉不杀生,不饮酒,不食葱蒜,唯除旃荼罗。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搪揬。”

国语词典:

印度四级种姓以外的贱民。梵语caṇḍāla的音译,为屠者、下姓之意。从事屠宰、除粪等工作。印度教徒视他们为不可接触者,甘地则改称为「上帝的孩子们」。其住处有特别的标志,而且均位于城外。《大唐西域记.卷三》:「命旃荼罗抉去其眼。」也作「旃陀罗」。

字义分解

  • 拼音zhān
  • 注音ㄓ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TMY
  • 五行

(代)是‘之、焉’两字的合音词:勉~!

  • 拼音
  • 注音ㄊ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AWTU
  • 五行

1.  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荼毒(“荼”是苦菜,“毒”指毒虫毒蛇之类,喻毒害,如“荼荼生灵”)。

2.  古书上指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

3.  古同“涂”,涂炭。

  • 拼音luó
  • 注音ㄌㄨㄛ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LQU
  • 五行

[ luó ]

1. 捕鸟的网:罗网。

2. 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3. 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4. 散布:罗列。

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罗。

6. 用罗筛东西:罗面。

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罗绮。罗扇。

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9. 同“脶”。

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