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伯特
拼音:tǔ bó tè
注音:ㄊㄨˇ ㄅㄛˊ ㄊㄜˋ

土伯特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清代文献中对西藏地区及当地藏族的称谓。也作"图伯特"﹑"图白忒"。

引证解释:

⒈ 清代文献中对西藏地区及当地藏族的称谓。也作“图伯特”、“图白忒”。

清魏源《圣武记》卷五:“西藏古吐蕃,元明为乌斯藏,其人则谓之唐古特,亦曰土伯特。”

国语词典:

地名。为西藏 Tibet的清初音译。参见「西藏」条。也译作「图伯特」。

网络解释:

土伯特

  • 土伯特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tǔ bó tè,基本意思是清代文献中对西藏地区及当地藏族的称谓。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ㄊㄨ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FFF
    • 五行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 拼音bǎi,bó
    • 注音ㄅㄛˊ,ㄅㄞˇ,ㄅㄚ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RG

    1.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6. 姓。

    bǎi

    1.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1.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 拼音
    • 注音ㄊㄜ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RFF
    • 五行

    (1)(副)特殊;超出一般:~等|~效。

    (2)(副)特地:~意|~邀。

    (3)(名)指特务:敌~|防~。

    (4)(副)〈书〉只;但:不~此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