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先觉
拼音: | xiān zhī xiān jué |
注音: | ㄒ一ㄢ ㄓ ㄒ一ㄢ ㄐㄩㄝˊ |
词性: | 成语 |
先知先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先知先觉
(1) 指对事物的认识在人之前,觉悟早于别人的人
英
引证解释:
⒈ 后以“先知先觉”指对事物发展的认识早于一般人。
引《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三讲:“先知先觉的是发明家,后知后觉的是宣传家,不知不觉的是实行家。”
⒉ 指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的人。
引鲁迅《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到了后来,社会终于变动了;文艺家先时讲的话,渐渐大家都记起来了,大家都赞成他,恭维他是先知先觉。”
国语词典:
本指知觉智慧比一般人敏锐的人。语本《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后指人感觉敏锐,事先知觉。如:「我还没开口,他已经先知先觉了。」也作「先觉先知」。
网络解释:
先知先觉 (成语释义)
- 1、这个事情事先他看得很准,大家都说他先知先觉。
- 2、某些人有先知先觉的功能。
- 3、梦的轨迹在后知后觉中沦陷,现实的烙印在先知先觉中深刻起来,现实与梦境交织交替。
- 4、有助于您培养盘感,做到一叶知秋,先知先觉。
- 5、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博学多才,能够正确认识新事物,是一个有先知先觉的人。
- 6、今日,天和地先知先觉地欢欣踊跃。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
- 注音ㄒㄧㄢ
- 笔划6
- 繁体先
- 五笔TFQB
- 五行金
(1)(副)时间或次序在前:~发制人|~礼后兵|~来后到。
(2)(名)祖先;上代:~人|祖~。
(3)(名)尊称死去的人:~父|~哲。
(4)(名)〈口〉先前。
(5)姓。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知
- 五笔TDKG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zhì1. 古同“智”,智慧。
与先知先觉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