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传心
拼音:yǐ xīn chuán xīn
注音:一ˇ ㄒ一ㄣ ㄔㄨㄢˊ ㄒ一ㄣ
词性: 成语

以心传心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佛教用语。指传授禅法的一种特殊方法,即离开语言文字,以慧心相传授。这种方法,重点在于修心,强调学禅者对禅法的内心自悟。

引证解释:

⒈ 佛教用语。指传授禅法的一种特殊方法,即离开语言文字,以慧心相传授。这种方法,重点在于修心,强调学禅者对禅法的内心自悟。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行由》:“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
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一:“法是我心,故但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景德传灯录》卷十八:“师问:‘只如古德,岂不是以心传心?’”

国语词典:

中国禅宗谓禅法不是透过语言文字相授,而是以直接的经验使弟子开悟。

网络解释:

以心传心

  • 以心传心(yǐ xīn chuán xīn):指离开语文文字而以慧心相传授。出处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行由品》
  • 以心传心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所有动物都有以心传心的能力吗?
    • 2、以心传心能对动物作出伤害的吗?
    • 3、禅宗以顿悟为特色,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拈花微笑,有智慧的独特魅力。
    • 4、动物传意是一种以心灵感应,以心传心地与动物沟通的方法。
    • 5、拈花一笑,“是禅宗以心传心的甚深妙义”,心领神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的般若境智,同时也希望花开莲池,果熟万家。
    • 6、我们要以心传心,坚决向敌人讨还血债!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WY
    • 五行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 拼音xīn
    • 注音ㄒㄧㄣ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NY
    • 五行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chuán,zhuàn
    • 注音ㄔㄨㄢˊ,ㄓㄨㄢ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FNY
    • 五行

    chuán

    1.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2.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zhuàn

    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