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趣
拼音: | lǐ qù |
注音: | ㄌ一ˇ ㄑㄨˋ |
理趣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思理情致。
2.义理情趣。
2.义理情趣。
引证解释:
⒈ 义理情趣。
引《晋书·列女传·刘聪妻刘氏》:“每与诸兄论经义,理趣超远,诸兄深以叹伏。”
《西游记》第一百回:“主公文辞高古,理趣渊微。”
⒉ 指思理情致。
引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右丞诸作,吐属高华,实宜臺阁;唯《哭殷瑶诗》为特沉痛;《黄花川》、《石门》等作,亦能得山水理趣。”
网络解释:
理趣
- 1、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 2、趣从内容上可分为事趣、情趣和理趣三种类型,从形式上可分为巧趣和天趣两种类型。
- 3、杜甫哲理诗对宋诗理趣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是宋诗理趣的开山祖师。
- 4、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 5、诗歌既有清新自然、颇理趣的山水诗,也有深沉练达、含蓄蕴藉的咏怀诗。
- 6、两篇的语言都没有引经据典,都没有华丽的辞藻,都没有骈文俪句,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理趣盎然。
字义分解
- 拼音lǐ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理
- 五笔GJFG
- 五行火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