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
拼音:qǐ lái
注音:ㄑ一ˇ ㄌㄞˊ
词性: 动词助词

起来的意思

词语解释:

起来qǐ lái

1.  站立。

你起来给老大爷让个座儿。
stand up;

2.  起床。

他们一起来就下地了。
get up;

3.  拿起武器、发动攻击、起义或造反。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arise;

起来qǐ lái

1.  向上;向高处。

把孩子抱起来。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拿起来。
up;

2.  离开床,有时用于命令或号令。

起来,起来,我的朋友,放下你的书本。

引证解释:

⒈ 起床。

唐白居易《食后》诗:“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甌茶。”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次日,清早起来,也无心想观看书史,忙忙梳洗了,即望园东墙边来。”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话説匡超人睡在楼上,听见有客来拜,慌忙穿衣起来下楼。”
萧永银《从祁连山到陇东》:“这样冷的夜晚,和尚们是不会起来的。”

⒉ 借指病愈。

《红楼梦》第四九回:“林丫头刚起来了,二姐姐又病了。”

⒊ 起立;站起。

《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那黄巢拿着酒壶抬身起来。”
鲍昌《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一章:“赵三多收回式子,哈哈一笑说:‘起来起来, 成德兄弟!这是干什么?’”

⒋ 奋起;站出来;挺身而出。

田汉《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梁斌《红旗谱》五一:“谁知他们暗里使劲,串通四乡里穷得没有饭吃的人们,起来抗税。”

⒌ 起身来到。

宋李石《临江仙》词:“起来花影下,扇子扑流萤。”

⒍ 发生;产生。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又道是‘疑心生暗鬼’,未必不是阳命将絶,自家心上的事发,眼花灯花上头起来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谣言起来以后的第二天,原先十分热闹的李家院子的下屋,冷冷落落的,没有人来了。”

⒎ 兴盛;兴起。

《歧路灯》第九五回:“看看人家已是败讫了。如今父子两个又都进了学,又像起来光景。”
姚雪垠《长夜》十二:“好好儿干, 吴大帅还要起来的。 马旅长需要你们的时候,我派人来叫你们,你们可不能不去。”
所云平史超《东进!东进!》第一幕:“我们县的抗日形势眼看着起来了。”

⒏ 建造完成。

《廿载繁华梦》第二六回:“我这间屋子起来,连工貲材料,统费了十六万金。”

⒐ 搜取出来;挖出来。

《三侠五义》第九七回:“叫方公派人将赃银起来。”

⒑ 从……以来;开始。

《朱子语类》卷一一七:“某在漳州,有讼田者契数十本,自崇寧起来,事甚难考。”

⒒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情况开始并且递进。

《朱子语类》卷八七:“眼前事纔拈一件起来,勘当着所在,便不成模样。”
巴金《家》二五:“不过她忽然觉得在倩如的面前自己显得委琐起来。”

如:天气渐渐冷起来。

⒓ 表示比较。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一美一丑,相形起来,那标致的越觉美玉增辉,那丑陋的越觉泥涂无色。”

⒔ 用在动词后,表示向上。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拨开浮泥看去,乃是一块青石头,上面依稀有字, 晦翁叫取起来看。”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我也曾读过十几年书,如今倒弔起来,没有一点墨水。”

⒕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或达到目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呵,记起来了,是个单单瘦瘦,三十来往的角色,是不是?”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你妈妈因为花了姓胡的许多钱,她找不到你,没法应付姓胡的,听说已经躲起来了。”

国语词典:

坐起或站起。

网络解释:

起来 (汉语词语)

  • 起来,在中国的许多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的不同的诠释。在国歌中也有激动人心的“起来”。《起来》也是四分卫的一首歌。
    • 1、每个同学都讲了自己的点滴体会,合起来就是很丰富的经验。
    • 2、反动分子冲过来,人群也立即骚动起来
    • 3、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搞环境卫生。
    • 4、海龟在沙滩上产卵,然后用沙子把卵埋起来
    • 5、老大娘一上车,小明就连忙站起来给她让座。
    • 6、他看起来如槁木死灰,对任何事都没热情。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ㄧ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HNV
    • 五行

    [ qǐ ]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xīng)起。

    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 拼音lái
    • 注音ㄌㄞ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OI
    • 五行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