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肠痧
拼音: | jiǎo cháng shā |
注音: | ㄐ一ㄠˇ ㄔㄤˊ ㄕㄚ |
绞肠痧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中医指患者腹中绞痛,吐不出泻不出的疾病。多由饮食不洁引起胃肠闭塞所造成。也称为「干霍乱」。
引证解释:
⒈ 霍乱病的俗称。中医指不吐不泻而有剧烈腹痛者。
引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干霍乱》:“乾霍乱,心腹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俗名绞肠痧,不急救即死。”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近来外面闹绞肠痧闹得利害呢,你倒是给他点痧药也罢了。”
国语词典:
中医指患者腹中绞痛,吐不出泻不出的疾病。多由饮食不洁引起胃肠闭塞所造成。
网络解释:
绞肠痧 科普中国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o
- 注音ㄐㄧㄠˇ
- 笔划9
- 繁体絞
- 五笔XUQY
- 五行木
(1)(动)把两股以上条状物扭在一起:铁索是用许多铁丝~成的|好多问题~在一起;闹不清楚了。
(2)(动)握住条状物的两端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受到挤压;拧:把毛巾~干|~尽脑汁(费心思)。
(3)(动)勒死;吊死:~杀|~架|~索。
(4)(动)把绳索一端系在轮上;转动轮轴;使系在另一端的物体移动:~车|~盘|~着辘轳打水。
(5)(动)用绞刀切削:~孔。
(6)(量)用于纱、毛线等:一~纱。
- 拼音cháng
- 注音ㄔㄤˊ
- 笔划7
- 繁体腸
- 五笔ENRT
- 五行金
(~子)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开头像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起消化和吸收作用。也叫肠管。
与绞肠痧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