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肠
拼音: | là cháng |
注音: | ㄌㄚˋ ㄔㄤˊ |
词性: | 名词 |
腊肠的意思
词语解释:
腊肠
(1) 用剁碎的肉灌在猪肠子中在烟上熏制而成
英
引证解释:
⒈ 副食品名。熟肉食的一种。猪的瘦肉泥加肥肉丁和淀粉、作料,灌入肠衣,再经煮烤制成。
国语词典:
将猪肉泥加上一些淀粉或调味料搅和灌入小肠,而后风干或煮烤而成的食品。
网络解释:
腊肠
腊肠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把糯米倒入电饭锅煮。也把已三分熟的鸡肉,香菇和腊肠倒进电饭锅里一煮到熟为止。
- 2、不大会夫,他端着木质饭盘子放到炕上,饭盘上面摆着八个菜,王元平略略看了一眼菜,炖鸡、烧鱼、腊肠、蛋饺等等,很丰盛。
- 3、腊肠狗身体长,四肢短。
- 4、西洋腊肠可在专售西式食品的超市买到。亦可随意采用中式腊肠或肠代替。
- 5、先洗净,再切丝,然后切了点腊肠掺和着抄了一碗,接着就准备切几块红薯垫锅底焖饭。
- 6、刚毛腊肠犬毛发的一般排列,从远处观察,与短毛腊肠犬大体一样。
字义分解
- 拼音là,xī
- 注音ㄌㄚˋ,ㄒㄧ
- 笔划12
- 繁体臘
- 五笔EAJG
- 五行火
là
1.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2. 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腊肉。腊鱼。腊味。
3. 姓。
xī1. 干肉:“噬腊肉,遇毒。”
2. 晾干:“燃得而腊之以为饵。”
3. 皮肤皴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