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融合
拼音:mín zú róng hé
注音:ㄇ一ㄣˊ ㄗㄨˊ ㄖㄨㄥˊ ㄏㄜˊ

民族融合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民族融合是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之间的共性逐渐增多。
  • 1、要说得意之事,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中华联邦,如今中华联邦幅员辽阔,民族融合,国力强盛,人民富足。
  • 2、客观地说,前秦对于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之后北魏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 3、客观地讲,孝文帝改革对北魏历史、对鲜卑族的发展都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将北魏的民族融合进程推向了历史的新高潮。
  • 4、“华夏统一”部分,由秦汉帝国、民族融合、北魏营州、隋唐盛世四个单元组成,再现了姜女石秦汉遗址、三燕龙城、义县万佛堂石窟等历史遗迹。
  • 5、在汉代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李陵率五千步卒奋战绝域全军覆亡的军事事件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很高的审美价值。
  • 6、太昊伏羲是多民族融合的代表,以“羲黄”代替“炎黄”作为我们民族的共同先祖更有广泛意义。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AV
  • 五行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 拼音
  • 注音ㄗㄨ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TTD
  • 五行

(1)(名)家族

(2)(名)古代的一种酷刑;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族;甚至他母亲、妻子等的家族:~刑。

(3)(名)种族;民族:汉~。

(4)(名)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语~。

  • 拼音róng
  • 注音ㄖㄨㄥˊ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GKMJ
  • 五行

(1)(动)融化:春雪易~。

(2)(动)融合;调和:~洽|水乳交~。

(3)(动)流通:金~。

  • 拼音hé,gě
  • 注音ㄏㄜˊ,ㄍㄜ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GKF
  • 五行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