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霓
拼音:qīng ní
注音:ㄑ一ㄥ ㄋ一ˊ

青霓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青蜺。
2.喻溪水。
3.道家服装。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青蜺”。

⒉ 虹。

宋辛弃疾《千年调·开山径得石璧》词:“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吾使丰隆前导,叫开閶闔。”
清谭嗣同《与孙小沂书》:“於是与足下朝躡赤霞之标,暮度青霓之梁。倏星倏月,掉臂行游,是诚可以破拘挛之俗,驰域外之观矣。”

⒊ 喻溪水。

唐孟郊《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碧瀨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⒋ 道家服装。

唐李贺《绿章封事》诗:“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
王琦汇解:“青霓,谓道士所服之衣……言道士着青霓之服,叩头而呼宫神。”
宋辛弃疾《沁园春·答余叔良》词:“同吟处,看珮摇明月,衣捲青霓。”

网络解释:

青霓

  • 青霓,读音qīng ní,是一个汉语词语。指道服。
  • 字义分解

    • 拼音qīng
    • 注音ㄑ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EF
    • 五行

    (1)(形)蓝色或绿色:~天|~苔。

    (2)(形)黑色。

    (3)(名)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

    (4)(形)比喻年轻:~年。

    (5)姓。

    • 拼音
    • 注音ㄋㄧˊ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FVQB
    • 五行

    (名)大气中有时跟虹同时出现的一种光的现象;彩带排列的顺序和虹相反;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比虹淡。也叫副虹。参看“虹”(hón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