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屈
拼音: | huí qū |
注音: | ㄏㄨㄟˊ ㄑㄨ |
回屈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屈从。 2.曲折。
引证解释:
⒈ 屈从。
引《世说新语·文学》“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 刘孝标注引《璞别传》:“璞极言成败,不为回屈, 敦忌而害之。”
宋苏轼《杭州上执政书》之二:“此则軾之疲懦畏人,不免小有回屈之罪也。”
⒉ 曲折。
引《新唐书·吐蕃传下》:“过石堡城,崖壁峭竖,道回屈,虏曰铁刀城。”
迂回曲折。 宋苏辙《游太山·初入南山》诗:“嘉陵万壑底,栈道百迴屈。”
网络解释:
回屈
字义分解
- 拼音huí
- 注音ㄏㄨㄟˊ
- 笔划6
- 繁体迴
- 五笔LKD
- 五行水
(1)(动)曲折环绕:~旋|~环|~肠|迂~。
(2)(动)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 :~家|~还|~路|~门|~去。
(3)(动)掉转:~马枪|~头|~升。
(4)(动)答复;回报:~信|~礼|~电|~文。
(5)(动)回禀:~报|~禀。
(6)(动)谢绝;退掉;辞去:~绝|退~|驳~|撤~。
(7)(量)指事情、动作的次数:一~|数~。
(8)(量)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第一~|一百二十~本。
(9)(名)回族。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