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翰
拼音: | cí hàn |
注音: | ㄘˊ ㄏㄢˋ |
辞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文章﹐著述。 2.借指文章作手。 3.指书翰。
引证解释:
⒈ 文章,著述。
引《文选·王俭<褚渊碑文>》:“眇眇玄宗,萋萋辞翰。”
李善注:“蔡邕《何休碑》曰:‘辞述川流,文章云浮。’”
李周翰注:“言辞翰盛如草华也。”
唐皮日休《白太傅》诗:“谁谓辞翰器,乃是经纶贤。”
清黄宗羲《钱屺轩先生七十寿序》:“所谓古文者,非辞翰之所得专也。一规一矩,一折一旋,天下之至文生焉。其又何假於辞翰乎?”
⒉ 指书翰。
引《北史·房彦谦传》:“﹝薛道衡﹞重彦谦为人,深加友敬。及为襄州总管,辞翰往来,交错道路。”
网络解释:
辞翰
字义分解
- 拼音cí
- 注音ㄘˊ
- 笔划13
- 繁体辭
- 五笔TDUH
- 五行金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