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
拼音: | guó shǐ |
注音: | ㄍㄨㄛˊ ㄕˇ |
词性: | 名词 |
国史的意思
词语解释:
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
国之史官。
引证解释:
⒈ 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
引《后汉书·班固传》:“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詔下郡,收固繫京兆狱。”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诸侯亦各有国史。”
唐司空图《商山》诗之一:“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国史者,君民比并之史。”
⒉ 国之史官。
引《诗大序》:“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於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流业》:“文章之材,国史之任也。”
宋朱淑真《芍药》诗:“到底只留为謔赠,更劳国史刺民风。”
国语词典:
一国或一朝代的历史。
网络解释:
国史
- 1、没有任何官方的纪念活动,伊丽莎白二世悄然取代乔治三世,成为英国史上在位时间第二位长的君主。
- 2、“建国史话”包含了很多关于不同话题的节目。
- 3、游外曾王父唐质肃公,忠言直节,备载国史。
- 4、藏头诗:祖辈世代传文明,国富民强誉天下,与时俱进更风光,旭日东升更灿烂,日新月异势头强,同心同德共兴邦,辉煌中国史无前。
- 5、受到新派史学代表梁启超先生“笔锋常带情感”的熏陶,所以他写《中国史纲》字斟句酌,力求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但同时又不让情感超越理智,不以辞害意。
- 6、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事,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改耳。
字义分解
- 拼音guó
- 注音ㄍㄨㄛˊ
- 笔划8
- 繁体國
- 五笔LGYI
- 五行木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与国史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