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邑
拼音:dū yì
注音:ㄉㄨ 一ˋ

都邑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城市。
2.指京城,京都。

引证解释:

⒈ 城市。

《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泽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畴谓其父老曰:‘诸君不以畴不肖,远来相就。众成都邑,而莫相统一,恐非久安之道。’”
梁启超《新民议·禁早婚议》:“其居於山谷鄙野者,婚嫁之年,必视都邑之民较早。”

⒉ 指京城,京都。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都邑旧亦然。后都邑独五夜。”
清顾炎武《北岳辨》:“故吴宽以为帝王之都邑无常,而五岳有定。”

国语词典:

都市。

如:「台北是台湾的大都邑。」

网络解释:

都邑

  • 都邑释义:城市、京城、京都。
  • 都邑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 2、“方今平城之地,四禽叶图,三山作镇,龟筮并从,宜建都邑”,这出自元明天皇的迁都诏书,用汉字写就。
    • 3、芳伯乃为之奠都邑,定官制,修军备,开商场,兴矿冶,抚民庶,建元兰芳,建国号曰兰芳大总制。
    • 4、于是,周人把首都放在自己老家关中,而在殷商地区的雒邑建立了成周,作为统治东方的都邑
    • 5、都统既不能御遏,诸将更何以枝梧?果致连犯关河,继倾都邑
    • 6、陶寺都邑应该是古史传说中的尧都。

    字义分解

    • 拼音dū,dōu
    • 注音ㄉㄨ,ㄉㄡ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TJB
    • 五行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CB
    • 五行

    (1)(名)城市;城镇:城~|通都大~。

    (2)(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