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郁顿挫
拼音: | shěn yù dùn cuò |
注音: | ㄕㄣˇ ㄩˋ ㄉㄨㄣˋ ㄘㄨㄛˋ |
沈郁顿挫的意思
词语解释:
深沉蕰藉,抑扬有致。
引证解释:
⒈ 深沉蕴藉,抑扬有致。
引《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鬱顿挫,随时敏给, 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二》:“沉鬱顿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义之言也。”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女﹞弹《湘妃怨》一曲,沉鬱顿挫,如泣如诉。”
网络解释:
沈郁顿挫
字义分解
- 拼音yù
- 注音ㄩˋ
- 笔划8
- 繁体鬱
- 五笔DEBH
- 五行水
(1)(形)香气浓厚:~烈。
(2)(形)(Yù)姓。
(3)(形)(草木)茂盛:~~葱葱|浓~|葱~。
(4)(形)(忧愁、气愤等)在心里积聚不得发泄:忧~|抑~|~闷。
- 拼音dùn,dú
- 注音ㄉㄨㄣˋ
- 笔划10
- 繁体頓
- 五笔GBNM
- 五行火
dùn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dú[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