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杀
拼音:páng shā
注音:ㄆㄤˊ ㄕㄚ

旁杀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时谓旁系亲属的丧服以亲疏远近不同而依次减等。

引证解释:

⒈ 古时谓旁系亲属的丧服以亲疏远近不同而依次减等。

《礼记·丧服小记》:“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
郑玄注:“杀,谓亲益踈者服之则轻。”
孔颖达疏:“旁杀者,世叔之属是也。”
孙希旦集解:“旁杀者,谓由己而杀己之昆弟,由父祖而杀父祖之昆弟,由子孙而杀子孙之昆弟也。”

网络解释:

旁杀

  • 旁杀是一个词语,拼音为páng shā,出处为《礼记·丧服小记》。
  • 字义分解

    • 拼音páng,bàng
    • 注音ㄆㄤˊ,ㄅㄤ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PYB
    • 五行

    páng

    1. 左右两侧: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

    2. 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

    3. 广,广泛:旁征博引。

    4. 邪、偏:旁门左道。

    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旁。竖心旁儿。

    bàng

    1. 古同“傍”,靠。

    • 拼音shā
    • 注音ㄕㄚ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SU
    • 五行

    (1)(动)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弄死:~鸡|~敌。

    (2)(动)战斗:~出重围。

    (3)(动)削弱;消除:~价|~暑气。

    (4)(动)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气~|笑~人。

    (5)(动)〈方〉药物等刺激皮肤或粘膜使感觉疼痛:肥皂水~眼睛。

    (6)(动)同“

    (7)(动):~笔|~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