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干事
(1) 办事
干事
(1) 专门负责某项具体事务的人员
引证解释:
⒈ 办事。
引《易·乾》:“贞固足以干事。”
孔颖达疏:“言君子能坚固贞正,令物得成,使事皆干济。”
高亨注:“干是动词,主持,主办。”
《三国志·蜀志·郤正传》:“﹝郤正﹞及见受用,尽心干事,有治理之绩。”
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老夫钱大尹,昨日使张千干事,这早晚不见来回话。”
《水浒传》第二回:“﹝王进﹞吩咐道:‘你先吃了些晚饭,我使你一处去干事。’”
⒉ 谓办事干练。
引《后汉书·景丹传》:“丹以言语为固德侯相,有干事称,迁朔调连率副贰。”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江南有驛吏,以干事自任。”
宋苏轼《与钱济明》之五:“幼子过相随,甚干事,且不废学。”
⒊ 专门负责某项具体事务的人员。
引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十三章:“他和张干事都同意在这里停留两天。”
例如:联络干事;文娱干事。
国语词典:
基层办事人员的称呼。
如:「村里干事」。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干事
- 1、妇女干事们把游行的人排成排,游行队伍秩序井然。
- 2、心一意:干事要一心一意才能做。
- 3、你不愿背上汉奸的恶名,却在汉奸手下干事,与他们同流合污,这不是恶恶从短吗?
- 4、他语不惊人,貌不出众,可干事踏实认真,值得信赖。
- 5、年轻人应该朝气蓬勃,做事干练,不能少年老成,干事前怕狼,后怕虎,拖拖拉拉的。
- 6、我这一去冰清玉洁,干事回还,管着你们喝采他。
字义分解
- 拼音gān,gàn
- 注音ㄍㄢ,ㄍㄢˋ
- 笔划3
- 繁体乾、幹
- 五笔FGGH
- 五行木
gān
1.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3.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6.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7. 个数:若干。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9. 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10. 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11.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12. 〔干将(jiàng)〕古剑名。
13. 姓。
gàn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2. 做:干事。说干就干。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4. 方言,坏、糟:事情要干。